
咱打小就听英雄的故事,不管啥时候,英雄都招人尊敬 —— 他们要么为国家拼命,要么为老百姓办事配资优秀股票配资网站,把自个儿的安危抛在脑后。就说历史上的岳飞,那可是响当当的民族英雄,“精忠报国” 四个字刻在背上,也刻在心里,领着岳家军把金兵打得哭爹喊娘,可最后呢?却因为皇帝的猜忌,落了个含冤而死的下场。临死前狱卒跟他说的 “功高震主” 四个字,才让他彻底明白自个儿的命为啥这么苦。今儿个咱就用东北嗑,好好唠唠岳飞的故事,再说说宋朝那时候的事儿,为啥这么厉害的英雄,偏偏没个好结局。
一、宋朝挺繁荣,可 “重文轻武” 埋隐患
要唠岳飞,得先说说他所处的宋朝。宋朝跟在唐朝后头,那也是个空前繁荣的朝代,日子过得比不少时候都滋润。你瞅瞅当时的城市,商业那叫一个火 —— 早市天不亮就开门,卖包子的、卖豆浆的、卖布料的,吆喝声能传到街尾;到了晚上更热闹,夜市能开到半夜,吃的喝的玩的啥都有,老百姓吃完饭去听个戏、逛个灯会,那夜生活比现在不少小地方都丰富。
展开剩余88%北宋刚建立那会儿,人口就超过三千万了,人多了经济就活泛,贸易也跟着起来,海上丝绸之路就是那时候慢慢成形的,船拉着瓷器、丝绸往国外运,换回来的香料、珠宝在市面上特别抢手。不光经济好,文化也厉害,“三苏”(苏洵、苏轼、苏辙)那都是大文豪,写的文章、填的词,到现在咱还在学;宋词更是到了顶峰,柳永、李清照、辛弃疾这些人,写的词要么柔情似水,要么豪情万丈,搁当时就是 “顶流”。
可宋朝有个大毛病 ——“重文轻武”。开国皇帝赵匡胤本身就是武将出身,靠着 “陈桥兵变” 黄袍加身当了皇帝,他怕别的武将也学他,就把军权死死攥在手里,还一个劲儿抬高文官的地位,压低武将的待遇。比如文官上朝能站前排,武将得往后挪;文官犯错了可能就罚点俸禄,武将要是出点岔子,轻则丢官,重则掉脑袋。这么一来,谁还愿意当武将啊?军队里的士兵也大多是混日子的,训练不认真,装备也跟不上,战斗力弱得不行。
这毛病到了后来就显出来了 —— 外敌一入侵,宋军根本扛不住,打不过就只能求和,又是割地又是赔款,把国家的脸面都丢尽了。北宋末年更惨,“靖康之变” 爆发,金兵直接打进京城,把宋徽宗、宋钦宗俩皇帝都掳走了,北宋就这么没了。后来宋徽宗的弟弟赵构逃到南方,登基当了皇帝,这就是宋高宗,历史上叫南宋。可南宋也没好到哪儿去,金兵还在后面追着打,国家都快没了,这时候岳飞就站出来了。
二、岳飞从小有志气,“精忠报国” 刻心里
岳飞打小就不是一般孩子,脑子灵光,还特别好学。别的小孩在外面疯玩的时候,他要么抱着兵书啃,研究怎么排兵布阵、怎么打仗;要么就跟着师傅练武艺,刀枪剑戟啥都学,年纪轻轻就练得一身好功夫。他爹妈也常跟他说:“咱是大宋的人,以后要是国家有难,你得站出来,不能当缩头乌龟。” 岳飞把这话记在心里,心里早就埋下了 “精忠报国” 的种子。
等岳飞长大了,南宋正被金兵欺负得够呛 —— 金兵到处烧杀抢掠,老百姓流离失所,哭声遍地都是。岳飞看着这景象,心里别提多难受了,立马就决定参军。临走前,他妈拿出针,在他背上刺了 “精忠报国” 四个大字,一边刺一边说:“妈不求你当多大官,只求你记住这四个字,好好打仗,别给咱岳家丢脸,别对不起大宋的老百姓!” 岳飞疼得满头大汗,却咬着牙说:“妈您放心,儿子就算死在战场上,也不会忘了这四个字!”
刚参军的时候,岳飞只是个小士兵,可他有勇有谋,打起仗来不要命。有一次金兵来攻城,守军吓得都快尿裤子了,岳飞却带着几个兄弟冲了出去,手里的枪舞得跟花似的,金兵根本近不了他的身,最后还把金兵的小头目给杀了。这事儿传到将军耳朵里,将军特别佩服他,就把他提拔成了小将领。
岳飞当了将领后,还是跟士兵们一起吃住,一起训练,一点架子都没有。士兵们饿了,他把自己的饭让出去;士兵们受伤了,他亲自给上药。大家都愿意跟着他干,说:“跟着岳将军,就算死了也值!” 岳飞也知道,宋军之所以打不过金兵,就是因为训练差、纪律松,所以他下定决心,要组建一支能打仗、打胜仗的军队。
三、岳家军横空出世,金兵见了就发怵
后来,岳飞真就组建了一支属于自己的军队 —— 岳家军。这军队跟别的宋军不一样,纪律严得吓人:士兵要是敢拿老百姓的一针一线,立马就按军法处置;要是打仗的时候敢后退一步,直接就砍头。岳飞还特别注重训练,每天天不亮就把士兵们叫起来,跑步、练兵器、练阵法,不管刮风下雨都不耽误。有士兵抱怨说太累了,岳飞就跟他们说:“现在多流点汗,战场上就能少流点血;咱们多练点本事,就能多杀点金兵,就能让老百姓过上安稳日子!” 士兵们听了,再也没人抱怨了,训练更卖力了。
岳家军的战斗力很快就显出来了。有一次,金兵派了好几万人来攻城,城里的守军才几千人,大家都觉得肯定守不住了。可岳飞一点都不慌,他仔细观察了金兵的布阵,然后把岳家军分成几队,一队在正面牵制金兵,一队绕到金兵后面偷袭,还有一队负责保护老百姓。战斗一开始,岳家军就跟猛虎下山似的,喊杀声震天动地。金兵本来以为宋军很好欺负,可没想到岳家军这么厉害,一个个被打得落花流水,最后不光没攻下城,还丢了不少武器和粮食。
从那以后,岳家军就出了名,金兵只要一听说对手是岳家军,腿都吓得发软。有金兵私下里说:“撼山易,撼岳家军难!” 意思就是摇动大山还容易点,想打败岳家军,那简直是不可能的事儿。岳飞领着岳家军,打了一场又一场胜仗,收复了不少被金兵占领的土地。老百姓听说岳飞来了,都拿着粮食、茶水去迎接他,有的还哭着说:“岳将军,您可来了,我们总算有救了!”
岳飞看着老百姓高兴的样子,心里也特别激动,他跟士兵们说:“咱们再努努力,把金兵彻底赶出大宋,让老百姓都能过上安稳日子!” 那时候的岳飞,心里满是希望,他觉得只要接着打下去,一定能收复所有失地,一定能让南宋强大起来。可他没想到,危险正在向他靠近,而这危险,不是来自金兵,而是来自他誓死效忠的皇帝。
四、皇帝怕丢皇位,听信谗言害岳飞
南宋的皇帝宋高宗赵构,打小就没经历过啥大风大浪,当上皇帝后,就怕两件事:一是怕金兵把他抓了,跟他爹和哥哥一样;二是怕有人抢他的皇位。岳飞领着岳家军打了这么多胜仗,名气越来越大,老百姓都拥护他,赵构心里就开始犯嘀咕了:“岳飞这么厉害,又这么得民心,要是他哪天想造反,我这皇位还能坐得住吗?”
更让赵构担心的是,岳飞一直说要 “收复失地,迎回二圣”——“二圣” 就是被金兵掳走的宋徽宗和宋钦宗。赵构心里想:“要是岳飞真把我爹和我哥接回来了,他们俩一个是老皇帝,一个是前皇帝,那还有我的位置吗?老百姓会不会让他们俩重新当皇帝啊?” 这么一想,赵构就对岳飞越来越不放心,总想找个机会把岳飞的兵权夺过来。
这时候,有个叫秦桧的大臣,看出了赵构的心思,就开始在赵构面前说岳飞的坏话。秦桧跟赵构说:“陛下,岳飞现在兵权太大了,岳家军只听他的,不听朝廷的,这可不是好事啊!而且我听说,岳飞私下里跟人说,等收复了失地,就要让二圣回来,这不是明摆着要跟陛下您作对吗?” 赵构本来就怀疑岳飞,听秦桧这么一说,更害怕了,立马就下了命令,让岳飞把军队撤回来,赶紧回京城。
那时候,岳飞正在前线跟金兵打仗,马上就要收复重要的城池了。接到皇帝的命令,岳飞特别着急,他给赵构写了好几封信,说:“陛下,现在正是打败金兵的好机会,要是撤兵了,之前的努力就全白费了,老百姓又要遭罪了!” 可赵构根本不听,一连下了十二道金牌(古代皇帝紧急命令的象征),逼着岳飞撤兵。
岳飞看着这十二道金牌,心里又急又痛,眼泪都快掉下来了。他知道,君命难违,要是不撤兵,就是抗旨,到时候不光自己要倒霉,岳家军也会受牵连。没办法,岳飞只能下令撤兵。老百姓听说岳家军要走了,都跑到路边哭着挽留,岳飞也哭着跟老百姓说:“乡亲们,不是我不想打,是皇帝让我撤兵啊!我对不起大家!”
五、“功高震主” 四个字,让岳飞彻底心死
岳飞回到京城后,还没来得及喘口气,就被赵构派人抓了起来,关进了大牢。秦桧等人立马就给岳飞安了个 “谋反” 的罪名,说岳飞想跟金兵勾结,推翻南宋朝廷。岳飞听了这话,气得浑身发抖,他跟审问他的人说:“我岳飞一辈子精忠报国,跟着我打仗的士兵都能作证,我怎么可能谋反?你们这是诬陷!”
可不管岳飞怎么辩解,秦桧等人就是不听,还对他严刑拷打,想让他承认 “谋反”。岳飞被打得遍体鳞伤,可他始终没说一句软话,没承认一个莫须有的罪名。他在牢里的时候,经常望着窗外,想着曾经跟岳家军一起打仗的日子,想着老百姓期盼的眼神,心里特别委屈:“我到底做错了什么?我一心为了国家,为了老百姓,怎么就落得这个下场?”
有一天,一个狱卒来给岳飞送水,看着岳飞可怜的样子,叹了口气,跟他说:“岳将军,您就别再犟了,您这不是输在金兵手里,是输在‘功高震主’啊!” 岳飞听了这话,一下子就愣住了,过了好一会儿,他才明白过来 —— 原来皇帝不是觉得他谋反,是觉得他的功劳太大,名气太大,威胁到了皇位,所以才要置他于死地。
想明白这一点后,岳飞彻底心死了。他不再辩解,不再反抗,因为他知道,跟一个猜忌自己的皇帝,再怎么说都是白费。他想起了母亲在他背上刺的 “精忠报国” 四个字,想起了老百姓的期盼,想起了岳家军的兄弟们,心里像刀割一样疼。他没想到,自己誓死效忠的国家,竟然会这么对他;自己拼命保护的皇帝,竟然会这么狠心。
六、岳飞含冤而死,百姓痛哭怀念
绍兴十二年(1142 年),赵构下了命令,要在大理寺处死岳飞。那一天,天阴沉沉的,好像也在为岳飞难过。岳飞穿着囚服,被押到了刑场,他看着周围的老百姓,眼里满是不舍和遗憾。临死前,他大声喊了三声 “天日昭昭,天日昭昭,天日昭昭”,意思就是老天爷是公正的,他的冤屈总有一天会被洗刷。喊完之后,岳飞就被处死了,年仅 39 岁。
老百姓听说岳飞死了,都哭了 —— 有的老人坐在家门口,一边哭一边说:“岳将军是好人啊,怎么就这么死了?以后谁来保护我们啊?” 有的小孩不懂事,问大人:“岳将军去哪里了?他还会回来打金兵吗?” 大人只能抱着孩子,流着眼泪说:“岳将军去天上了,他会在天上看着我们,看着大宋的。”
岳飞死了,可岳家军的士兵们都忘不了他。有的士兵不愿意再当兵,就回老家种地了;有的士兵虽然还在军队里,可再也没有以前的劲头了。金兵听说岳飞死了,都高兴坏了,说:“岳飞一死,南宋就没人能跟我们抗衡了!” 从那以后,金兵又开始经常侵犯南宋,南宋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。
赵构和秦桧以为杀了岳飞,就能保住皇位,就能跟金兵和平相处,可他们想错了。老百姓都恨他们,背地里都骂他们是 “昏君”“奸臣”。后来,赵构的儿子当了皇帝,也就是宋孝宗,他知道岳飞是冤枉的,就下了命令,给岳飞平反,还追封岳飞为 “鄂王”,把秦桧等人的罪行刻在石头上,让他们永远被人骂。
七、岳飞精神永流传,英雄永远被尊敬
岳飞虽然死了,但他的 “精忠报国” 精神,一直流传到现在。不管过了多少年,老百姓都没忘了他 —— 各地都建了岳王庙,庙里供奉着岳飞的雕像,每年都有很多人去祭拜他;说书的人会讲岳飞的故事,听的人不管老幼,都会为岳飞的遭遇难过,为岳飞的英勇点赞;课本里也有岳飞的故事,老师会告诉学生们,要学习岳飞的爱国精神,要爱自己的国家,爱自己的民族。
咱现在再唠岳飞的故事,心里还是会觉得憋屈 —— 这么好的英雄,这么忠诚的人,怎么就落了个这么惨的下场?可同时,咱也为岳飞骄傲,因为他用自己的生命,诠释了什么是 “爱国”,什么是 “忠诚”。他让我们知道,不管在什么时候,都要有一颗爱国的心,都要为自己的国家和民族贡献力量。
再说说宋朝,要是当时赵构不猜忌岳飞,不杀岳飞,要是宋朝不实行 “重文轻武” 的政策,说不定岳飞真能收复失地,真能让南宋强大起来,老百姓也能过上安稳日子。可历史没有 “要是”,宋朝最终还是灭亡了,但岳飞的故事,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里。
现在的咱,生活在和平年代,不用像岳飞那样去打仗,但岳飞的精神还是很重要。比如在工作中,咱要认真负责,为国家的发展出一份力;在生活中,咱要团结互助,为社会的和谐做一点贡献。只要每个人都有一颗爱国的心,都能尽自己的一份力,咱们的国家就会越来越强大,老百姓的日子就会越来越幸福。
最后,咱也得说一句:英雄永远不会被忘记,岳飞永远是咱心中的民族英雄!他的 “精忠报国” 精神,会一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,永远流传下去!
要是你还知道岳飞的其他故事配资优秀股票配资网站,或者对宋朝有啥不一样的看法,欢迎在评论区唠唠,咱一起聊聊这位让人敬佩的英雄!
发布于:江西省胜亿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